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于2022年1月12日审议通过了市本级2022年财政预算,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9月29日批准市本级部分财政预算调整事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受退税、减税降费、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及自治区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增加等原因造成市本级收支情况与2022年9月29日调整预算数(以下简称“年初预算数”)变化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需再次编制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为此,我们提出对202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进行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本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只就本级可统筹安排的财力收支部分和地方政府债券收支进行调整。
(一)调整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支
1.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调整预算数为11114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98341万元增加12800万元,增加的全部为再融资债券。
2.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对应安排的支出增加12800万元。全部为市本级再融资债券,用于到期债券还本支出。
(二)调整年初预算财力收支缺口
1.收入调整情况。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20391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69324万元减少265411万元。具体构成如下:
(1)调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16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调整预算数为9430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04416万元减少10116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市本级约需承担11000万元。
(2)调增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896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调整预算数为9833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69370万元增加28961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28823万元,主要是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20553万元(获得财政收支贡献奖一次性收入4937万元、调整工资标准增加14390万元等);结算补助收入增加5128万元,为上级下达的2022年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补助资金;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加128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138万元,主要是用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置换年初预算安排项目增加的可用财力。
(3)调减调入资金284256万元。调入资金调整预算数为1118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95445万元减少284256万元。拟从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调入。
以上增减相抵后实际调减收入265411万元。
2.支出调整情况。为确保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标,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20390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69318万元减少265411万元。具体构成如下:
(1)新增安排支出9013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在没有其他资金可以调剂的情况下,需通过调整预算安排相关项目支出9013万元。包括宜州新区范围内征地拆迁经费2600万元,2022年河池市“33消费节”活动经费200万元,第十三届广西(河池)园林园艺博览会办会办展经费100万元,贵南高铁河池站站房扩大规模2022年建设资金707万元,兑现广西佑灿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建扶持资金3906万元,上划县(区)人民法院、检察院基本支出1500万元。
(2)调减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175391万元。其中:收回年初预算安排各部门的项目资金25737万元,收回未分配使用的项目资金149654万元。收回的原因:一是项目已完成不再使用;二是项目今年无法实施;三是已通过其他资金渠道解决。特别说明,收回已下达部门的预算项目资金均已与部门沟通确认,调整后不影响部门的正常运转。
(3)调减上解支出1197万元。由于市本级与县(区)结算不涉及与自治区结算,因此县(区)上解收入直接冲减市本级上解自治区支出。年初预算安排上解支出为-19670万元,上解支出调整预算数为-20867万元,调减1197万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市本级与金城江区结算财政体制收入后,由于上年度实际缴入金城江区国库金额大于其实际应分享金额,因此,金城江区需上划市本级6819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216万元。
(4)调整资金安排渠道不列支出97836万元。把一些已支出的项目调整为暂付款,不反映为当年支出。具体调整项目和科目建议待年底视情况而定,最终调整金额以最终收入情况确定。
以上增减相抵后实际调减支出265411万元。
3. 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按照以上方案进行调减后,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203913万元,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203907万元,结余6万元。
(三)调整后收支情况
按照以上(一)(二)进行调整后,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为315054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67665万元减少25261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为31504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67659万元减少25261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万元,与年初预算数6万元持平。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一)调整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调整预算数为5375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35450万元增加18300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33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5000万元。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对应安排的支出增加18300万元。全部为市本级使用,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3300万元,安排用于河池市大任产业园药融园原料药生产基地标准厂房项目8000万元,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15#、16#学生宿舍楼建设工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及周边广场建设工程53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5000万元用于市本级到期债券还本。
(二)调整年初预算收支缺口
1.收入调整情况。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8325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07229万元减少423976万元。具体构成为:
调减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23976万元。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调整预算数为7254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96519万元减少423976万元。其中:调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612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616万元;调增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37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340万元。
2.支出调整情况。由于收入调减423976万元,根据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原则,结合预算执行情况,需相应调减支出。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8323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07214万元减少423976万元。具体构成如下:
(1)调减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139720万元。其中:收回年初预算安排各部门的项目资金128258万元,收回未分配使用的项目资金11462万元。收回的原因:一是因为政府性基金是以收定支,收入没有完成年初预算需对应调减支出;二是项目已完成不再使用。
(2)调减调出资金284256万元。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非常大,按照政府性基金以收定支原则,对已实现收入的项目,对应安排相关支出后仍有结余的,按规定调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弥补缺口;对没有实现收入的项目,不再调剂安排相关支出。预计今年可实现调出资金1118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95445万元减少284256万元。
3.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按照以上进行调减后,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83253万元,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数(不含债券部分)为83238万元,结余15万元。
(三)调整后收支情况
按照上述收支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后,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为13700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42679万元减少40567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为13698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42664万元减少40567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5万元,与年初预算数15万元持平。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一)收入调整情况
1.调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48万元,调整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36366万元。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全市11个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宜州交警支队、宜州路政执法大队等6个单位(部门)及人员上划市级,缴费人数增加,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增加1437万元。
2.调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7710万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391947万元。调减的原因:一是我市外出务工或在广西区外居住的居民有重复参保的情况,2022年上级医保部门通过国家医保系统对各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进行对比后,对重复参保人员进行清理,以核定各市参保人数,导致我市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大幅下降;二是按照上级核定的最新参保缴费人数和市县实际缴入财政补贴资金调减年初预算财政补助收入。
3.调减“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48万元,调整后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为14275万元。调减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低于预期目标,调减“利息收入”198万元。
4.调增“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3万元,调整后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为8285万元。调增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增加41万元。
5.调增“上年结余收入”65602万元,调整后上年结余收入为393759万元。按照2021年决算数据实调整上年结余。
调整后,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003492万元,比年初预算收入964157万元增加39335万元。
(二)支出调整情况
1.调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24万元,调增后支出为36742万元。调增的主要原因:一是市人民政府搬迁至宜州区后,有6个部门共计95人从2022年1月起上划至市本级领取退休待遇。二是由于财力紧张原因,近几年市本级没有全部计实职业年金,仅计实当年退休和在职停保人员。因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当年的养老金是按旧的计发标准进行预发,待第2年职业年金计实之后,要进行重新核算,重算后的养老金才是退休人员的真实养老金。预计在11月底进行新增退休人员待遇重算后约需增加支出1072万元。
2.调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83786万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400380万元。调增的主要原因:一是2021年12月切换国家医保系统,期间不能结算医疗费用,导致市本级垫付2021年6—11月辖区内各县区异地就医费用以及市本级预支定点医疗机构待遇DRG费用于2022年一季度才能列支;二是2021年度大病保险质量考核保证金于2022年一季度列支;三是按照自治区通知要求,对2021年暂付自治区的新冠病毒疫苗款进行列支。
3.调增“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645万元,调整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12104万元。调增的原因:一是根据上级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失业保险支持稳就业政策,我市加大了稳岗返还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继续对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等;二是按照自治区要求,计划年底从2021年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中按4%提取职业技能提升资金。
4.调减“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0万元,调整后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为8165万元。工伤保险为自治区级统筹险种,支出调整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的下发意见进行调整。
5.调减“上解支出”37万元,调整后上解支出为186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897万元减少3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需按征缴收入的10%上解自治区工伤储备金,根据2022年工伤保险收入情况,相应调减上解支出。
调整后,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为607107万元,比年初预算支出518809万元增加88298万元。
(三)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上述收支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后,社会保险基金年终结余396385万元,比年初预算结余445348万元减少4896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方案
(一)收入调整情况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为22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98万元增加22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增加6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0万元增加6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完成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5万元减少45万元。没有完成本级预算收入的原因是河池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计划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10〕49号)相关规定调整准备金计提方法,调整计提准备金后净利润达不到上缴财政标准,不再上缴财政。
(二)支出调整情况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为22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98万元增加22万元。
1.调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调整预算数为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5万元减少45万元。
2.调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性支出调整预算数为22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53万元增加67万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全部转下达各县(区)。
以上增减相抵后实际调增支出22万元。
(三)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上述收支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后,2022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预算数为220万元,比年初预算198万元增加2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为22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98万元增加2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0万元。
五、其他特别报告事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上级政府追加的专项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范围,但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有关情况。因此,在此一并报告上级追加我市本级(不含城区)专项转移支付和具有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专项转移支付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20日,自治区共下达我市本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254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8711万元增加23829万元。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一是自治区下达市本级2022年卫生健康领域(综合医院)中央基建投资预算10000万元,上年没有此项收入。二是2022年自治区下达市本级工业振兴资金3000万元,去年没有此项收入。三是2022年自治区下达市本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1767万元。四是2022年市本级获得自治区下达2021年度PPP工作绩效考评奖励资金2000万元。五是2022年自治区下达市本级自然资源领域资金预算比上年增加3062万元、新增下达2022年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2400万元。按科目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2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092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141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710万元,农林水支出325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15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653万元,金融支出242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82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1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35万元。
2.具有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20日,自治区共下达我市本级具有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7976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58021万元增加21748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自治区下达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比上年同期增加17893万元、下达市政府驻地搬迁补助经费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下达2020年度广西农村客运、出租车等行业成品油价格补贴资金增加3710万元。按科目分类,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621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8803万元,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916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994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4630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0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4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687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09482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00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587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32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424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48万元。
根据预算调整情况,加上上级追加的专项转移支付和具有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以及上年结转部分,预计全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年度预算数将达69.7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年度预算数将达59.47亿元,债务转贷支出4.11亿元,债务还本支出6.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43亿元,上解支出-2.09亿元。
3.收回财政存量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对照中央、自治区及我市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22年初我们共收回相关部门的已列支结转超过两年(或一年)的财政存量资金指标可统筹使用部分17664万元,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已统筹安排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截至2022年11月20日,自治区共下达我市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226万元。按科目分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万元,农林水支出300万元,其他支出92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截至2022年11月20日,自治区共下达我市国有资本经营补助收入67万元,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支出。
附件:预算收支调整变化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