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说明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及农业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公益性农业科研工作,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引进农业先进技术和新品种。
(二)农作物新品种栽培研究和示范推广。
(三)培育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
(四)建立农作物新品种技术示范点。
(五)推进河池水稻、玉米、甘蔗、甘薯等四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六)巩固结对帮扶工作。
(七)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属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规格副县级,内设职能机构“三科一室”,即行政秘书科、人事保卫科、科研生产科、情报资料室,内设机构规格正科级。市编办核定单位领导职数一正三副,实配1 正3副。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未核定。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市编办核定事业编制数为63人,上年末人数50人,本年增加(公开招聘)5人,退休1人,调动3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单位实有在职在编人数51人,其中:管理岗位4人、专业技术岗位30人、工勤岗位17人,退休人员116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科研项目立项与实施保持良好势头。
争取到2020年广西农科院院市合作项目1项,项目资金35万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项目1项,项目资金20万元。自治区科技项目《抗病高产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河池市科技项目《抗病高产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与《高产、高糖、耐寒性强的甘蔗新品种选育》顺利验收结题;院市合作研究项目“早晚兼用型超级稻新品种万太优3158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通过专家组现场查定。
二、科研成果获得新的突破。
项目“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河玉719’选育与推广”获得2020年广西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甘蔗课题负责人作为主要完成人员参与广西农科院甘蔗所“合适机收的‘双高基地’甘蔗新品种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广西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玉米新品种“河玉380”在参加2020年第十七届广西“看禾选种”大会被评为“重点推介品种”。
三、新品种选育成绩突出。
2020年自主选育并通过自治区审定的作物新品种共5个,分别是玉米新品种河甜糯603、河糯618、河玉118,优质水稻新品种河丰稻445、春两优61。这些品种均可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其中河玉118、河甜糯603及河糯618已转让种业公司开发推广。
四、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突出。
目前受聘河池市第一批特聘专家1名,荣获“河池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荣誉称号2名,荣获“河池市第五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3名,入选河池市第一批“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培养2名。2020年有1人申报高级农艺师,有2人申报农艺师。
五、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
我所定点帮扶贫困村拉甫村全村共165户568人, 2020年底建档贫困户78户,279人,做到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真扶贫,扶真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及自治区“八有一超”的标准要求,已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全村通过入股良村金良肉牛合作社、发展种桑养蚕、糖料蔗种植、劳务输出等实现增加收入。通过种植高产优质糖料蔗等实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65万元。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0年单位收入年初预算数793.00万元,较比上年765.80万元增加27.20万元,增幅3.55%。
2020年单位支出年初预算数793.00万元,较比上年765.80万元增加27.2万元,增幅3.55%。
收支预算增加原因:一是预算人数增加;二是绩效工资增量新纳入部门预算。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单位收入决算数791.10万元,比上年775.75万元增加15.36万元,增幅1.98%,预算收入完成率99.76%。
2020年单位支出决算数808.03万元,比上年757.66万元增加50.37万元,增幅6.65%,预算支出完成率101.90%。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收入预、决算对比情况及差异原因
2020年年初预算数793.00万元,年终决算数791.10万元,差异率-2.40%,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793.00万元,年终决算数791.10万元,差异率-2.40%;非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0万元,年终决算数0万元,差异率0%。非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为0万元的差异原因:从2020年起单位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上缴国库。
(2)支出预、决算对比情况及差异原因
2020年支出年初预算数793.00万元,年终决算数808.03万元,差异率-1.86%,其中:
基本支出年初预算数743.50万元,决算数648.27万元,差异率12.81%,其中:财政拨款年初数743.50万元,决算数648.27万元,差异率12.81%。
项目支出年初预算数49.50万元,决算数159.76万元,差异率-69.0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49.50万元,决算数159.76万元,差异率-69.02%。差异原因:综合试验站项目属区农业厅下发项目,项目资金未纳入本级预算。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2020年单位收入决算数791.1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补助收入791.1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100%,事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0%;其他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0%。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
①、2020年单位收入决算数791.10万元,比上年775.75万元增加15.35万元,减幅1.98%。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补助收入791.10万元比上年度775.75万元增加15.35万元,减幅1.98%。
事业收入0万元比上年度44.91万元减少44.91万元,原因是单位事业收入(科研产品)全部上缴财政纳入专户管理。
其他收入0万元比上年度0.26万元减少0.26万元,原因是单位其他收入(存款利息等)全部上缴财政纳入专户管理。
②、2020年单位支出决算数808.03万元,比上年757.66万元增加50.37万元,增幅6.65%。其中:
科学技术支出93.41万元,比上年57.84万元增加35.57万元,增幅61.50%。原因项目实施进度较快,资金使用率高。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99万元,比上年72.33万元增加10.66万元,增幅14.74%。增幅原因:一是缴费基数提高;二是预算人数增加。
卫生健康支出67.80万元,比上年59.81万元增加7.99万元,增幅13.36%。增幅原因:一是缴费基数提高;二是预算人数增加。
农林水支出514.91万元,比上年526.91万元减少12.00万元,减幅2.28%。
住房保障支出48.93万元,比上年40.77万元增加8.16万元,增幅20.01%。增幅原因:一是缴费基数提高;二是预算人数增加。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工资福利支出决算数614.75万元,比上年590.15万元增加24.60万元,增幅4.17万元。原因:一是绩效工资增量增加发放;二是预算人数增加。
(2)商品和服务支出决算数166.12万元,比上年108.89万元增加57.23万元,增幅52.56%。原因:一是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增加;二是项目支出数增加。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决算数16.37万元,比上年30.19万元减少13.82万元,减幅45.78%。
(4)其他资本性支出决算数10.80万元,比上年28.43万元减少17.63万元,减幅62.01%。减幅原因是其他资本性列支购置办公电脑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量减少。
(5)“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12.00万元,决算数8.73万元,预决算差异-3.2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年初预算数8.00万元,决算数6.90万元,预决算差异率-15.94%;公务接待费年初预算数4万元,决算数1.83万元,预决算差异率118.58%。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数791.10万元,比上年730.58万元增加60.52万元,增幅8.28%,其中:基本支出收入641.37万元,比上年595.58万元增加45.79万元,增幅7.69%;项目支出收入149.73万元,比上年135.00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幅10.91%。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91.10万元,比上年682.23万元增加108.87万元,增幅15.96%。其中:基本支出641.37万元,比上年595.58万元增加45.79万元,增幅7.69%;项目支出149.73万元,比上年86.66万元增加63.07万元,增幅72.78%。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0年年末结转和结余190.16万元,比上年241.17万元减少51.01万元,减幅21.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194.77万元,比上年234.99万元减少40.22万元,减幅17.11%,其中:
2020年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16.57万元,比上年度16.57万元执平(历年结转和结余)。
2020年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178.20万元,比上年度218.72万元减少40.52万元,减幅18.53%。减少原因:一是根据市财政局《关于收回国库集中支付结余结转资金的函》(河财农函【2021】3号)文件收回以前年度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所形成的4个综合试验站2018年结余指标34.08万元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1.资产情况:2020年年末资产1358.01万元,比2019年年末1437.42万元减少79.41万元,减幅5.52%。
2.负债情况:2020年年末负债847.01万元,比2019年年末833.26万元增加13.75万元,增幅1.65%。
3.净资产情况:2020年年末净资产511.00万元,比2019年年末604.16万元减少93.16万元,减幅15.42%。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农科所补助公用经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
我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属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直以来市本级财政未安排单位公用经费。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弥补单位公用经费的不足,保证单位正常运转,为完成各级科研课题任务提供后勤资金保障,履行单位职能,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年市财政从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安排我所补助公用经费28.21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日常性支出,具体支出:1、办公费3.03万元;电费1.94万元;3、差旅费5.23万元,修缮费1.84万元,劳务费5.97万元,公务用车维护运行费6.26万元,其他支出3.94万元。
通过补助公用经费支持,年度完成绩效目标如下:
1、保证单位正常运转,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2、申请到区农业农村厅和区农科院院市合作项目各1项,2个项目资金总投入55万元。3、单位承担科研项目获得区农科院科技进步奖2项。4、通过自治区审定的玉米新品种5个。5、着力培养青年人才,推荐参加各类相关培训15人次,提升科技人员业务技能,2人入选河池市第一批“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人才培养。
2、大蓄水池(鸳鸯湖)补漏维修工程项目绩效完成情况
项目立项依据: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蓄水池(鸳鸯湖),总面积38亩,库容量10万立方米,建成于2004年10月并投入使用,历时15年,由于年久失修,池基下沉、池墙开裂,已不能正常蓄水,已失去灌溉、抗旱的功能。水是农业的命脉,特别是干旱年份,严重影响农业科研生产,修复工作极为紧要,是我所完成各级科研课题的首要保障。
工程实施及验收情况:1.2020年4月,完成地形勘察探测、设计、申报工作;2、2020年10月施工方进场开始施工,11月工程完工,2020年12月组织验收为合格,计划于2021年起投入使用。
项目投资:项目支出6.52万元,其中:1、平整场地608平方米,造价0.60万元; 2、墙面一般抹灰790.40平方米,造价5.52万元;3、柱面一般抹灰52.5平方米,造价0.40万元。
资金来源: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安排的资金。
项目年度绩效目标:通过大蓄水池(38亩)的修复,蓄水量10万立方米,可保障周边耕作区400亩农田的灌溉和抗旱,延长使用年限15年以上,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农作物亩增产25公斤。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比较规范化,根据财政部门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本单位年度决算、编报、审核等方面工作,能按时完成,如实填报。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市财政局下发部门决算的批复,本单位认真组织开展预、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按通知要求认真执行,该填制及时填制,该公开及时公开,该上报及时上报。
附:501004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数据.xls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791.10万元÷793.00万元×100%=99.76%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808.03÷793万元×100%=101.9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631.11万元÷808.03万元×100%=78.1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17.16万元÷808.03万元×100%=2.12%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648.27万元-0万元)÷51人=12.71万元、人、年
4.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计算公式为: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791.10万元÷791.10万元×100%=100%